3月下旬,由江理工数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分团委、兰陵街道上城社区主办,“华罗庚数学讲堂”团支部承办的“数学未来星培养计划”项目在上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顺利启动。首期活动以承华罗庚精神之魂,启数学宝藏探索之门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别开生面的数学启蒙课。
话剧欣赏:华罗庚——用一生推演“爱国”公式
数理学院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华罗庚:用一生推演‘爱国’公式”》,生动展现了华罗庚从常州金坛中学到清华园的求学历程。剧中融入经典数学题“今有物不知其数”,通过挑灯夜读、课堂解惑等场景,展现其攻坚克难的钻研精神;从家乡书桌到清华园讲台,华罗庚以毕生智慧诠释家国情怀...当演员们齐声喊出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的台词时,许多孩子自发鼓起掌来,稚嫩的童声齐诵我要做对祖国有用的人。
学思精神:“数”写传奇——华罗庚的数学精神
第一期主讲人张静娴用“数数字”的方式,带领孩子们学习“常州骄傲”华罗庚的励志人生。从“一位伟人”、“两双不完美的腿”...到“八句名言”、“九项荣誉”,从贫寒辍学、带病钻研,到放弃海外优厚待遇毅然归国,华罗庚“用健全大脑代替不健全双腿”的自强精神深深触动了在场学生。讲到华罗庚去世前说出最大的希望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天”时,小朋友们纷纷谈起了自己的愿望“我想做一名画家”“我想成为军人!”“我也是!”
了解了华罗庚爷爷的成就与经历后,小朋友们眼里有光,嘴中有提不完的问题。大家高举小手参与数数,从“一”到“九”回顾了华罗庚爷爷的先进事迹。
游戏互动:“数学”脑筋急转弯——谁是小小数学家?
脑筋急转弯环节掀起活动高潮。在“谁是小小数学家”的趣味活动中,主讲人刘珍依次展示了不同的题目,小朋友们既比拼速度,又考验思维。大家纷纷举手回答,答对的孩子举着书签蹦蹦跳跳,没答对的攥着拳头跃跃欲试。“什么倒立后会增加一半?”“哪一个月有28天?”等小问题,让不少小朋友抓耳挠腮。
在活动过程中,主讲人刘珍还用简洁生动的语句和画图的方式帮助小朋友们解答难题,孩子们恍然大悟的哇声此起彼伏。大家在“绞尽脑汁”中培养了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尾声,获得数学未来星奖牌的小男孩紧紧攥着奖牌说:下次我还要当小数学家!家长们表示,这样的活动让数学活了起来。
数理学院始终将学生专业成长作为核心任务,持续构建理论+实践育人体系。目前,数学未来星培养计划已形成常态化机制,每月将开展1-2期社区实践活动,通过华罗庚数学讲堂服务站落地各社区。学院已在弘阳上城、锦阳花苑等多个社区建立服务站,形成师范生实践-社会服务-专业成长的闭环培养模式。该项目既为数学师范生搭建教学技能锤炼平台,又通过趣味数学活动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实现专业育人和社会服务的双向赋能。(图/李秀秀、马子豪;文/张静娴、刘珍;编辑/尚江伟;审核/李秀秀)